第二十八届多省(市)金属学会矿业学术交流会在成都成功召开

来源: 学会秘书处  发布时间:2024-11-05




2024年10月22-24日,第二十八届多省(市)金属学会矿业学术交流会在成都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绿色智慧矿业 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

会议由四川、辽宁、河北、陕西、山西、山东、广东、天津、福建、北京、江西、安徽、甘肃、河南省(市)等十四个金属学会联合主办,四川省金属学会冶金矿山学术委员会、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学者、科研院所专家和企业一线科技工作者110余名代表共聚一堂,围绕矿业领域的绿色、智能、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四川省金属学会秘书长杨天旺同志主持开幕式。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攀钢集团矿业公司党委书记、四川省金属学会冶金矿山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韩文成出席会议并讲话,讲话指出:冶金矿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一直以来都承载着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任。回顾过去,矿业领域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智能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日益紧张,矿业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钒、钛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攀钢因国家战略而生、因钒钛资源而建,做好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综合利用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学术交流会作为矿业领域知识共享、观点互鉴、技术互融的重要平台,更是共同探索矿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会议期间,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中南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伟就“金属配合物胶体捕收剂在几种战略矿产的应用及微细粒钛铁矿捕收剂的开发”进行了深入阐述;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惠博则分享了“大型资源基地选矿工艺流程诊断与应用”的研究成果。此外,攀钢矿业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王洪彬、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曹玉川、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梁焘茂、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天镭、四川省矿产资源勘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张庆松、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福良分别作了“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进展与存在问题”“某铁钛磷矿高效综合回收技术研究”“攀西微细粒级钛铁矿回收工艺研究”“生态型尾矿库修建技术标准”“四川钛资源禀赋特征及供应保障”“找矿中的新质生产力—绿色勘查”专题报告;来自四川、辽宁、福建、陕西、山西、北京、安徽等省(市)9位代表在会上进行了学术与技术交流,分享了各自在矿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本届会议对征集的论文进行了严格的初选和复核评定,共有91篇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经过各省(市)金属学会专业评委的认真评选,《砂石骨料生产线智能化系统研究与应用》等13篇论文荣获一等奖,《太钢矿业智慧矿山建设实践》等36篇论文荣获二等奖,《矿山践行“双碳”目标的生态复绿研究示范》等42篇论文荣获三等奖。四川省金属学会组织编印了《2024年第二十八届多省(市)金属学会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一册,供与会代表及矿业领域同仁参考学习。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进一步增进了对地质矿产知识的了解与认识。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为矿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推动矿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会议组委会经集体讨论决定:2025年第二十九届多省(市)金属学会矿业学术交流会将由甘肃省金属学会牵头主办。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凡注明“学会秘书处”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四川省金属学会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或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上述作品,并注明“来源:四川省金属学会”。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站凡注明“来源:XXX(非学会秘书处)”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登载此作品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学会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内容仅供参考,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四川省金属学会联系。

关闭
二维码

关注学会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访问学会
手机版